密歇根大学陈战教授访问课题组

      2018年5月31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陈战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下午三点,在18号楼218做了题为 “Elucidation of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Polymer Interfaces and Biological Interfaces in situ”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新平教授主持,课题组全体师生及化学系部分老师、学生7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陈战老师的报告有料又有趣。从密歇根大学的橄榄球体育场趣闻到和频振动光谱(SFG)的基本原理,再到SFG的实际应用,包括在聚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等领域的应用,环环相扣、深入浅出。加之陈战老师充满激情又诙谐幽默的讲演,引得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报告结束后,多位师生就界面处分子构象、计算模拟与实验如何结合等问题与陈战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陈战老师给予详细的解答。最后,陈战老师还向大家分享了在科研道路上的一些经验及感悟。陈站老师建议各位同学,做科研要学会突破常规,利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经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对待科研工作也要充满激情和热情,全身心投入。还建议大家多多交流,课题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多讨论、多表达,才能大家一起快速进步。一小时的报告纵然短暂,但在座的师生必然受益颇丰。


blob.png   blob.png



人物名片:

陈战教授现为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终身教授,Langmuir副主编(Senior Editor),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1991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5月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7月至今,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任教。主要从事通过开发先进光谱技术,对复杂表面和界面进行原位研究,在对复杂分子(如生物大分子与聚合物)界面结构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已在PNAS,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Prog. Polym. Sci.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和Chem. Rev.等著名杂志进行重点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