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彪老师在Macromolecules上发表文章

聚合物纳米材料物理性能与材料尺度密切相关,表现出纳米受限效应。自1994Keddie等首次发现聚合物薄膜玻璃化温度(Tg)偏离本体现象以来,高分子物理学家对受限于低维空间内高分子链运动行为表现出极大研究兴趣。然而,由于研究方法等的限制,纳米受限高分子薄膜分子运动偏离本体的机制并未完全弄清。

近日,高分子领域知名期刊Macromolecules在线刊发了由本课题组完成的关于聚合物纳米薄膜表界面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与基底具有强相互作用的薄膜体系,界面效应被认为是影响聚合物薄膜分子动力学的关键因素。传统观点认为薄膜动力学的界面效应主要由界面相互作用强度所决定。但是,近年来发现了一些与之不符的实验结果。如何调和这些实验结果、提供不同的解释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针对这一问题,该团队提出界面动力学传递深度这一关键参量来量化界面效应,获得了成功。通过直接测量纳米薄膜黏度,同时表征界面效应往本体传播的尺度,发现聚合物薄膜界面效应即薄膜动力学受界面影响的程度,随界面动力学传递深度增大而增大。这一研究说明界面效应事实上与界面动力学传递深度关系更为密切。基于这一结果可以统一文献对不同界面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结果。因此,该工作提供了从界面动力学传递深度角度理解受限聚合物薄膜界面效应的新视点,同时也阐明了分子量对聚合物薄膜界面效应及分子动力学的影响。论文以“Influence of the Interfacial Effect on Polymer Thin-Film Dynamics Scaled by the Distance of Chain Mobility Suppression by the Substrate”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Macromolecules(DOI: 10.1021/acs.macromol.9b00226)。左彪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并与王新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王风亮为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作者)。(二0一九年五月)

       

论文TOC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macromol.9b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