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长江特聘教授申有青博士应邀来课题组作学术报告

应课题组邀请,浙江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申有青博士于118日下午在18号楼218作了题为高分子抗肿瘤药物载体的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新平教授主持。

   申有青教授从目前抗肿瘤药物存在的问题说起,阐述了利用功能高分子构建纳米药物实现高疗效、低毒副作用的肿瘤靶向纳米药物的必要性,率先提出了评价纳米药物的新法则。并结合他所做的课题,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高分子功能材料、赋予纳米药物随血液系统、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的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纳米尺寸 (Size)、纳米表面(Surface)和稳定性(Stability) (3S Nanoproperty Transitions), 满足体内肿瘤靶向输送(Circulation)、从血液循环系统向肿瘤蓄积(Accumulation)、肿瘤组织内渗透(Penetration)、肿瘤细胞内吞(Internaliz)、药物释放(Release)的五步级联”(CAPIR Cascade)的各种要求,从而达到智能化给药。最后简要介绍了纳米药物的发展瓶颈及应用,并分析目前纳米药物产业化的现状。报告结束后,多位师生就基因输送中胞内DNA和阳离子聚合物的结合释放过程以及抗肿瘤纳米药物的临床应用等问题与申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

申有青教授的报告吸引了我校理学院、材纺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申教授在报告期间与现场师生进行充分互动,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二0一九年十一月)

 

人物名片

申有青,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Fellow)、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申有青教授从事功能高分子合成及其作为新型智能药用辅料材料用于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主持了973研究专项、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专项项目(任首席)等。迄今在Nature子刊等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190篇,SCI H-因子50;其中近五年SCI他引2623次,单篇最高150次,2015年以来连续入选材料科学高被引学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