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课题组邀请,2020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永明来课题组作了题为“高分子合成化学及在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新平教授主持。
陈教授将有机合成领域中的合成方法应用到高分子合成中,实现了对高分子化学领域合成方法的创新及高分子结构的调控。如通过C(sp3)-–C(sp3)偶联反应精确控制苯环在聚合物中的位置;在单质硫的参与下,以脂肪族二胺为单体一步聚合得到聚硫代酰胺的方法等。陈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利用高效点击化学控制高分子链结构获得链长、组成和序列精密调控及不同拓扑结构高分子的高效合成方法。如星形聚合物的一步合成法、星形聚合物的拓扑链转化等。通过调节主链聚合度及分子刷的密度等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分子刷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单分子马达主动驱动领域。陈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通过对组装结构的交联增加了其稳定性,以及通过对本体组装结构的选择性溶解大规模制备各种形貌组装体的方法,克服了聚合物自组装结构的稳定性差及难以量产的难题。可控性差是聚合物在药物控释领域的一个难题,陈教授课题组发展了快速纳米复合技术,通过电荷作用实现了大分子药物颗粒化并成功的应用到了药物制剂领域。此外,陈教授还介绍了阳离子聚合物在抑制游离核酸引起的类风湿关节炎等领域的应用。
陈教授的报告结合有机化学、高分子物理等领域的知识解决聚合物合成、自组装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这种对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方法为我们解决科研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二0二0年六月)


人物名片:陈永明教授现为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担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等;曾任《高分子学报》、《反应性高分子与离子交换》编委,《Polymer》副主编,《Macromolecules》和 《ACS Macro Letters》顾问编委;曾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化学及在纳米医学中应用的研究。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ience Advances》,《Biomaterials》,《Nano Letter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