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课题组邀请,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由吉春教授于10月30日下午在化学系会议室作了题为“高分子球晶中双连续结构”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新平教授主持。化学与化工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具有双连续结构的聚合物共混材料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结构构筑与调控是实现优异性能的关键。在高分子材料科学的研究范畴内,对晶体相结构的深入探索对于新型材料的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高分子结晶理论在该领域内被认为是十大难题之首。针对这些挑战,由吉春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从聚乳酸-聚甲醛体系出发,揭示了高分子球晶中晶区与非晶区的双连续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容的高分子共混体系中,结晶性能更为优越的高分子成分会优先结晶,形成连续的晶区,而结晶性能较弱的部分则被排除在晶区之外,形成连续的非晶区。基于这一发现,由吉春教授研究团队开辟了构建多孔材料和气体分离膜的新策略,创新性地提出了离子液体选择性接枝高分子的方法,实现了对材料表面/界面性能、燃料电池离子传输通道以及聚偏氟乙烯晶型的精准调控。报告中还详细探讨了聚乳酸熔体结晶过程中的无定形区修饰及降解策略,总结得到了PLLA熔体结晶所得晶体中的链折叠与穿插机制。由吉春教授精彩的报告赢得了与会师生的掌声。报告结束后,与会者围绕聚合物晶体中双连续结构的表征及其应用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二0二四年十月)
报告人简介:
由吉春,理学博士,教授。200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师从安立佳研究员。2008年8月到2009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2009年3月到2010年12月在德国Max-Planck Institute for Polymer Research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1月起到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工作,2013年晋升为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高分子表界面相行为及其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