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学系邀请,清华大学徐军教授于11月12日下午在3号北楼222室作了题为“高分子结晶的几个有趣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左彪副教授主持。徐军教授主要介绍了其在环带球晶的形成机理,聚合物结晶平衡熔点以及高分子结晶的次级临界核尺寸测量三方面的成果。徐老师研究发现:环带球晶中片晶通过连续扭转改变方向,片晶扭转的手性取决于表面应力的分布,从而揭示了环带球晶形成机理;发现通过传统的聚合物熔点与结晶温度的关系进行Hoffman-Weeks直线外推测量平衡熔点的方法在某些聚合物中失效,并从成核初始晶体宽度变化角度提供了解释;最后还提出了一种测定临界核尺寸的方法,揭示了临界核所包含的链柱数目。报告结束后,多位师生就片晶扭转的作用力以及次级成核的临界核都包含多个链柱等问题与徐军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人物名片:
徐军教授,1997.7月获清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化工专业学士学位;2002.7月获清华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2002.8-2005.12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2005.12-现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2011.1-2012.01德国弗莱堡大学,洪堡学者。主要研究兴趣有:高分子结晶的基本问题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加工、结构和性能关系;生物降解和医用高分子材料;3D打印用高分子减震吸能高分子材料等。曾先后参与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中德合作研究项目2项,和外国公司(P&G、SKF)合作项目2项。先后获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冯新德高分子奖,2017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