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学系邀请,长春应化所门永峰研究员于5月14日下午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结晶高分子的应力发白机理”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新平教授主持。
结晶性高分子材料可用作结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外力场的影响,因此理解结晶高分子力学形变机理对优化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至关重要。基于此门老师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应力场中结晶高分子微观结构的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门老师介绍通常的结晶高分子材料可以看成是由相互咬合的片晶组成硬网络,缠结的非晶相构成软网络的互穿网络结构。据此指出了结晶高分子的小形变行为由晶相骨架的硬网络决定,而大形变行为取决于非晶缠结网络的理论。同时,微纤化是片晶内晶块滑移到应力诱导的熔融-重结晶过程。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结晶高分子材料应力发白行为的机理:小形变应力发白起因于晶体网络的破裂,大形变的应力发白是高度取向的非晶网络破坏所致,两种应力发白是相互独立的过程。门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把结晶高分子的应力发白机理讲的深入和透彻。报告结束后,多位师生就结晶高分子中互穿网络结构模型的应用范围以及结晶高分子中结晶与非晶部分在应力发白中所起的作用与门永峰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人物名片:门永峰,1995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1998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2005年在德国BASF公司高分子物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至今在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门老师聚焦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领域,应用散射技术(X射线、中子),在高分子结晶、高分子力学松弛、塑性形变机理等方面做出系列工作,研究成果被springer 出版高分物理教科书采用。担任德国国家同步辐射中心项目会评专家、上海光源超小角散射线站专家、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学会、巴斯夫公司研发中心咨询专家等职务。在2005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入选2014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