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学系和浙江省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学重点实验室邀请,浙江大学刘昭明研究员于11月4日下午在18号楼218会议室作了题为“基于无机离子聚合的材料制备”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左彪老师主持。
高分子通常具有链式结构,表现出可塑性、易加工等特性;而传统的无机材料通过结晶而聚集,通常呈粉末状,不能像高分子材料那样进行加工。无机材料能否像高分子一样进行聚合而增强其可塑性是无机材料领域的一重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刘昭明老师借助高分子化学中的封端策略,利用无机物碳酸钙与三乙胺之间的氢键作用,实现了无机离子的聚合与交联,无机离子之间形成了类似高分子的网状结构。此外刘老师提出可通过无机离子-有机高分子共混方式从微观角度上实现了无机离子在晶核外层的生长,由碳酸钙寡聚体交联而成的无定形块体通过引导结晶,内部会进一步形成有序的结晶结构。该研究成果对牙釉质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磷酸钙离子寡聚体的修复材料能与被修复组织完美贴合,实现无缝无痕修复,这也为新型无机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报告结束后,刘老师与在场师生就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报告人简介:
刘昭明 研究员,2009-2013年浙江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 2013-2017年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唐睿康教授;2015-2016年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访问学者;2017-2020年先后以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在浙江大学化学系工作。2020年12月晋升为“百人计划”研究员。2020年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主要研究领域:晶体生长、无机离子聚合、功能材料合成、生物矿化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PNAS、JACS、Angew.Chem.Int.Ed、Adv. Funct.Mater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8项发明专利。在2018 Gordon Research Seminar on biomineralization等国际会议中多次做邀请报告。担任Adv.Mater.,Cryst.Growth Des., Acta Biomater.等多家知名期刊的审稿专家。